(以下含有劇透)

https://fs.mingpao.com/ins/20220704/s00007/e8e62c34c10fce9b2a738ecc147f79e1.jpg

大家應該也知道光與影的原理。一個被越照亮的人或事物,身下的影子亦越明顯。

《阿媽有咗第二個》也是。

一個明星發出的光芒越強烈,背後的「影子」亦隨之陰暗。

抑或,應該是如此。

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20816/636204125670871040312750.jpeg/_IAZjhUl2R8P5y9Ip3byLD10-tC848jxa_o-GWv6Phk?v=w1920

【偶像劇以上】

《阿媽有咗第二個》是不是偶像劇?一半一半。

其實有Jer和姜濤參加,我想要拍一套票房高的電影的話,一點也不難,只是拍一套類似《假冒女團》般吸引粉絲入場為主的電影便可以。

但《阿媽有咗第二個》的導演始終是彭秀慧,一個說故事技巧很強的舞台劇導演,加上有《29+1》這部從女性角度出發和描寫的電影留下好印象,令我對這電影也有一定程度的期待,至少不會坐在戲院裏兩個鐘然後毫無得著地離開。

《阿媽有咗第二個》主要分為三條主線:美鳳當初因家庭放棄事業,後來因婚姻破裂而重出江湖;方晴的造星之路,以及背後的出生背景;子軒因面對父母婚姻破裂,青春期,加上母親忙於工作被忽略產生的心理變化。

電影中的許多情節其實也是挺寫實的,美鳯身為中年女士面對家庭破裂的情況,算是許多家庭也有發生的困境;美鳳和子軒兩代沒有對對方坦白,導致後來子軒父母離婚時子軒是最後一個知道此事的人,相反美鳳亦是看到子軒IG才知道子軒參加了話劇比賽而非補課,算是那場子軒看到雜誌中得知自己父母離婚後盎盂相擊的引爆彈。這裏提及一下演員部分,電影不少經驗較淺的演員,特別對於Jer和姜濤來說這是他們的大銀幕處女作,但表現真的算不錯,當然感覺上可以做得更好,但至少沒有令我覺得出戲。

只是,《阿媽有咗第二個》有一半是偶像劇,原因很簡單:對姜濤明星光環的過度依賴。電影中不少的情節其實是看著方晴的造星之旅,從默默無名,遇到昔日金牌經理人美鳳而入行出道,到最後有自己的演唱會。感覺上用了許多時間把姜濤的經歷搬字過紙到電影,但其實電影主要該是更多時間表達台下的生活,亦算是一個我覺得Jer演出比姜濤好的其中一個原因(因為姜濤做自己的部分多)。

https://timable.com/res/pic/92014e01cf7b10af653f8dba8b6988523.jpg

【烏托邦】

看電影,或者說娛樂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從現實中抽離。但有時,看到所有東西太理所當然的時候,反倒是覺得過於不寫實。

《阿媽有咗第二個》的結局正是。看到這結局,第一個想法便是:

「好似太烏托邦。」

到了最後,《阿媽有咗第二個》表達的也許是親情,也許中途遇到不少風浪,但相信最後也會迎刃而解,相親相愛。如果從美鳳的角度出發的話,也許這是最好的結果。

但就算從美鳳的角度去想,也未免覺得too easy to solve,何況是子軒。

子軒這角色的設定應該是複雜的,但亦是一個最貼近青少年的設定:表面上覺得媽媽很煩,但內心其實渴望家人(同朋友)的關注和愛;身為青少年面對未知和公開試的壓力;青春期令他希望有一定「話事權」。但電影中子軒遇到的事物基本上把他的信仰打碎,本該理所當然的家和父母決裂,朋友對偶像的關注多於自己,方晴的介入令母親的少了關心自己。這一切令子軒面對的問題其實很多,本該很多。

正因如此,才顯得這結局太輕看子軒的setting。

方晴和子軒是相似的,亦是對立的。對立的,是成長環境,方晴母親因車禍去世,方晴因此憎恨父親,相反子軒在一個幸福,抑或是「正常」的家庭長大;相似的,是對母親的依賴。

當兩者特質如何明顯時,小弟期待看到的可能是兩者價值觀上的衝突如何互相影響,不論正面或負面,從而引導最後的結果。只是,我們看到的是方晴和子軒在大部分時間其實也沒有面對面見面和對話,食飯那場戲之後便是打機,之後就係草地那場戲,沒了。基本上,電影更多也是因為不同媒體上的報道而只能形成方晴單方面影響子軒的效果,到了最後的草地戲也是。

說到草地戲,感覺上電影把兩者價值觀對立完全壓在這場戲裏,但在對白挺重要的情況下,這場戲卻不夠「入肉」,效果事倍功半。

也許你們會問「係咪一定要兩個角色互相影響?」,我有想過,我覺得⋯不一定(其實成套戲柳不知道姜嘅經歷的話,要互相影響根本無說服力可言)。但,若《阿媽》只是方晴在價值觀上單方面影響子軒的話,那是不是更顯示對子軒的描寫過少?因為電影用了一定時間講述方晴的造星之旅,導致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對子軒的描寫,令這角色面對的壓力和傷痕,整個心境上過於表面,心情轉折起伏太大和突兀,而且許多情節偏向「明就明,唔明就黎明」的概念,需要自己FF角色的心路歷程,例如子軒和美鳯為何互相隱藏正在發生的事?表面對母親感到煩厭,但內心需要母親的子軒內心轉折是如何?為何方晴的介入令他憤憤不平,甚至為了奪回母親對方晴動手?留白也許是重要,但該交代的還是要交代。需要人過多想像才能明白的情節其實也算是失敗的一種。

而這一切到了最後就是因為母愛便化解所有問題?太簡單了吧?也許最後改變了子軒對母親的態度,但連同其他傷痕一下子療癒的話太不切實際了。故事需要結局,但不是所有問題能因為結果便能解決。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wp-content/uploads/2022/03/img-7134-20220317193210.jpg

【貪了生 不記得厭舊】

總結來說,縱然電影流暢,感動還是有的,但細想之下便發現不少問題。三條主線的不平衡,或者說過於追求「平衡」令角色和「明星生活背後自己和為親友帶來的煩惱」這回事的描寫不完整。

不過,再多缺點,我還是覺得《阿媽有咗第二個》到電影院內觀看,當支持一下香港電影和新一代藝人其實亦無妨。

本文由FanPiece授權轉載
Tags : Feature